【腾讯云】推广者专属福利,新客户无门槛领取总价值高达2860元代金券,每种代金券限量500张,先到先得。

▲ 点击关注一个努力脱离低级趣味的电台

每个影迷眼里都有个完全不同的诺兰,从《记忆碎片》入坑的人会觉得诺兰擅长玩结构,从《蝙蝠侠》入坑的人会觉得诺兰是个现实主义漫改大师,从《星际穿越》入坑的人会觉得诺兰是个科幻工匠。

但恐怕所有人都觉得《敦刻尔克》是诺兰作品里最另类的,因为它是为数不多的以真实历史为背景的电影。

最近的《奥本海默》又是一个以真实历史为背景的影片,它足够“诺兰”吗?从电影的各种拍摄手法来看,这是个非常标准的诺兰电影。

实拍狂魔是诺兰最明显的风格之一,毕竟为了拍《星际穿越》,他真的让人种出一大片玉米地,每一粒玉米都是白花花的银子。所以《奥本海默》里的核弹研究基地洛斯阿拉莫斯,他也拒绝绿幕,实际搭建了一个还原度爆表的小镇。

但最让人好奇的是,核弹爆炸是实拍吗?放心,是实拍,真炸了,但不是核弹,而是在视觉效果上尽可能接近核爆的普通炸弹。但我相信诺兰真的考虑过实拍核弹爆炸,只是没人愿(允)意(许)这样做而已。

诺兰还有个标签是胶佬,沉迷用胶片拍电影。《奥本海默》全程用IMAX摄影机拍摄,彩色画面表示奥本海默的主观视角,黑白画面表示他人的客观视角,方便观众理解。

这里的黑白部分不是后期转制黑白,而是真的用黑白胶片拍的。但世界上本来没有65MM IMAX画幅的黑白胶片,但诺兰说“要有这种胶片”,于是就有人专门研发这种胶片,很符合诺兰的胶佬人设。

▲这世上本没有……

听觉轰炸的手法也沿用至今,在影院里观看《星际穿越》和《信条》的人,一定对能穿刺十层鼓膜的配乐印象深刻。

《奥本海默》里就把“跺脚声”做成了贯穿全片的声音景观,每次奥本海默遭受内心煎熬,都会有震耳欲聋的像是火车发动一般逐渐增强的跺脚声,让观众的耳膜跟奥本海默本默一样遭受煎熬。

另一处声音设计是核弹试爆时候的静音,我们都知道光速比音速快很多,所以爆炸之后先看到景象,过了二十多秒才听到声音。

没错,这二十几秒的时间里,观众只能听到角色的呼吸声,几乎万籁俱寂,然后被巨大的爆炸声吓到。同样的静音手法,在《星际穿越》里也有使用。

从这些标志性的技巧来看,《奥本海默》是个非常诺兰的电影。

以往看完诺兰的电影,“烧脑看不懂”是出现频率很高的评价。从诺兰风格的集大成之作《信条》里能明显看出来,导致看不懂的无非两条原因,叙事结构和科学概念。

▲《信条》

在叙事结构上玩花样,可谓是诺兰的传统艺能。

《记忆碎片》把一个线性故事切成26个碎片,一半正叙,一半倒叙,用黑白、彩色的形式做区分,相互穿插推进故事。《盗梦空间》展示了时间的不同流速;《敦刻尔克》把一周一天一小时交叉剪辑在一部影片里;《信条》里的时间钳形战术等等,都是相当复杂的叙事结构,不献祭一顿脑细胞,不敢说自己看明白了。

▲《记忆碎片》

《奥本海默》的叙事结构更加……反而好理解了!如果你看过一些经典的传记电影,简直能一眼看穿。

比如《末代皇帝》的叙事结构上分成两条线索,一条是溥仪的生平,一条是思想改造,两条线索交替推进,汇合后继续推进一小段时间线,迎来最终的结局。

所以看到《奥本海默》的第一眼,你就能意识到叙事结构也是分成两条线索,一条是研发原子弹的过程,一条是听证会,两条线索交替推进,汇合后最终迎来结局。

但毕竟是诺兰,影片偶尔还是有一些时间顺序的颠倒,但总体而言不难理解。不得不说,诺兰这次在叙事结构上太温柔了,竟然一次就能看懂。

在科学概念上,《星际穿越》属于拉高难度的典型。什么是枯萎病,人类有哪几种自救方法,虫洞、黑洞、引力波都是什么东西……一堆概念让人应接不暇,导致电影花了很多篇幅做科普,拖慢了节奏。

▲《星际穿越》

《奥本海默》几乎把那个时代的物理学家都拍了个遍,如果沉迷掉书袋,分分钟做出个“学术复联”暴打普通观众。

但诺兰温柔的地方在于,剧本里根本没展开讲玻尔-爱因斯坦之争,只是玩了一个“上帝不掷骰子”的梗,也没讲解原子弹的具体结构,毕竟电影不是手搓原子弹教程。人物传记应该聚焦人物,对于拉高理解门槛的内容,能删就删。

聚焦人物和事件,这就是《奥本海默》呈现出来的样貌。但简化叙事结构,删掉过于烧脑的内容,让这部电影显得不那么硬核,不那么诺兰。为什么要这么拍?

谈到核弹爆炸,我第一个想到的是《男孩与狗》的海报,升腾而起蘑菇云上浮现出简笔画笑脸,传递出浓重的荒诞意味,影片也确实充满了荒诞离奇的故事。

所以当观众看到《奥本海默》的海报时,一定能感受到背后的严肃气氛。严肃的传记片必然要探讨主角的内心,最好还要跟当下有联系,所以要减少拍摄手法的花里胡哨程度,突出角色的内心矛盾。

奥本海默最大的矛盾其实是他的性格,电影开头有个场景是,他把毒药掺进青苹果里,想毒杀自己的老师,随后很快反悔,极力阻止悲剧发生。青苹果事件是全片的定调,后来发生的故事几乎都是同样矛盾的再演绎。

比如他希望研制出原子弹,让自己功成名就,但他又觉得核技术会造成更多悲剧,此后极力阻止核技术的扩散。但施特劳斯把奥本海默的行为解读成虚伪,他认为奥本海默只想成为光明的原子弹之父,不想成为沾满鲜血的刽子手。

对于观众来说,感受最深的应该是科技进步与毁灭人类的关系。参加曼哈顿计划的科学家都知道,启动“三位一体”核弹试爆之后,链式反应在理论上有极低的可能性不会停下来,而是失控引燃全球大气,导致末日降临。这个处于毁灭边缘的事件就是“奥本海默时刻”,在《信条》里也有所提及。

《信条》拍摄杀青后,罗伯特·帕丁森送给诺兰一本《奥本海默演讲集》,读过之后,诺兰发现奥本海默的人生蕴含了个体与时代的矛盾,有导致世界毁灭的可能性,这才激发了创作欲望。

拍摄过程中,诺兰跟很多人工智能研究者有过交流,他发现很多顶级研究者都存在顾虑,有没有一种可能,自己正在研究的新技术会成为下一个奥本海默时刻?

这个现实的担忧,在影片结尾给出了答案。奥本海默和爱因斯坦对话之后,两人神情凝重,眼里透出无限忧虑,他们知道,核技术扩散已经不可阻挡。

在现实世界这条时间线里,核技术并未导致毁灭,更多新技术也处在可控的范围内。但至少在思维层面,也许下一个奥本海默时刻导致的连锁反应已经发生了。

如果每个人都能想到这一步,3小时的膀胱局就没白费。

头图设计 / 划水怪

文案 / DustinL

排版 /

本文插图均来自网络

Copyright ©midnightalks.All rights reserved

再点个在看就更完美了

内容分享:
【腾讯云】Lighthouse助力跨境电商业务扬帆出海
Top